有人问:我打算一年读50本书,每周一本,是不是读少了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分享一个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阅读公式:
Good = read 100 books
Better = distill 10 books
Great = implement 1 book fully
我认同这个公式,把它翻译过来是这样的:
不错=阅读100本书
优秀=精读10本书
伟大=实践1本书
因此,你要衡量自己一年读完50本书的多了还是少了,还得看你怎么读。如果你只是快速阅读一遍,100本都不算多,而读透一本书,去实践书中的道理,真正做到为我所有,读一本就够了。
当然,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,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能从正反两方面去考虑,让阅读能力和读书时间不一样的人都找准自己的定位,读得心安理得。
对于阅读时间不多,又不需要大量阅读的人而言,一年读完50本书确实没有必要。按照这个进度,平均每周要读完一本,压力相对较大,尤其读一些信息密度极大的大部头更是辛苦,一周读完一本的可能性不大。
读这类书不只是读完了事,还需要去消化和理解,如此一来就没有时间写读书笔记和书评了,一周下来只是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,这样读书意义不大。倘若阅读没有难度的书呢?比如单本不超过200页的小说故事类,一年读完50本书就没什么压力,读完200本也是小菜一碟。
读这类书,即使一年读完500本,你也没有多少收获,这种集邮式的阅读,虚假的阅读量只是给你带来一点点虚荣心罢了。与其花有限的时间读这类书,还不如静下心来读难一点的书,即使一个月只读完一本,你的收获也不比读50本书少。
假如你每天仅有一点时间用来读书,也没有必要一年读完50本书。
实际上一年精读乃至读透一本书已经非常厉害了,就如我之前说的,一个七十岁的读书人读了五十年书,让他当场列出一份50本书的主题书单,他不一定列得出来。
可见一年真正读懂一本书的人不多,如果你没有多少时间读书,就没必要一年非读完50本书不可,只需读通读透一本书即可。而认为有必要读50本书的人,一般是阅读量较大,有较多时间或者做主题阅读的人。
比如我2020年的主题阅读是50本人物传记,即每周一本,无论多难都必须完成,因此对我而言就有必要读完50本。其他主题阅读也是如此,只有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读完某一个方面的50本书以上,才有可能对该方面有所了解。
不管是人物传记、写作类还是心理学方面的主题阅读,都需要一定的阅读量,而不仅仅零散地翻阅几本书。
如果你每年可以读完100本,甚至200本书的人,就对一年读完50本书没有任何心理负担,轻而易举便可以做到。因为你不可能连50本书都读不到,它对你来说则是有必要的。
你若有大量的阅读时间,也不愿给自己制定一年只读10本书的目标,至少50本才对不起你每天耗费大量的阅读时间,那么一年读50本以上就是标配,甚至可以说读少了。
所以,当你在怀疑自己一年读50本是不是太少的时候,先看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,还得考虑你投入的时间精力有多少,你打算快速阅读,精读,还是读透并努力去实践?
倘若你需要大量阅读,尤其已经找到了正在钻研某个领域的主题书单,就认真读完它,不管是50本还是100本,都不要嫌多。假如你只想精读几本难点的书,有时间就反复阅读,就不要硬凑够阅读量,而是把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那几本书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