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书推荐 2024年10月29日
0 收藏 0 点赞 789 浏览 2058 个字

推荐一本硬核心灵鸡汤读物

推荐一本硬核心灵鸡汤读物

 

在你印象里,是不是有人提到李笑来这个名字,就闻到一股迎面扑来的「鸡汤」味?

他的这本《财富自由之路》是不是也一样,让你看到书名就不想读下去?

我一开始就有这种感觉,认为这样的书名都带有忽悠的成分,不过读完之后却发现这是一本好书。

这本书整合了李笑来的「得到」专栏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》和电子书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的内容,比专栏内容精炼得多。

在2016年七月份我就订阅了该专栏。刚开始时我只字不差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并作了笔记,可没过多久我就偷懒了,原因是大道理有点多,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。

可见,当你认为一件东西与自己无关时,即使那件东西再好也不会上心,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「听过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」的原因。

当我买来《财富自由之路》时,只把它当消遣读物,毕竟读鸡汤文不费脑子,适合零碎时间阅读,说不定有那么一两句话有用。可当我静下心来,不带偏见地读这本书时,才把书中的道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帮我解决不少实际问题,它可不是单次解决,而是可以培养一个人批量解决问题的能力

你看,评价一本书好与坏的标准,不是看它有多少科学依据,引用了多少名人名言,而是作者传达给读者的理论和观点有多少是人类(包括作者本人)反复实践过,并且有相当大比例是正确的。

毕竟绝对正确的理论是不存在的,即使当世最权威的科学家在将来某一天也有被打脸的可能。这本《财富自由之路》里的大部分观点是作者亲身实践过,并证明是可行的。

下面我就列举几个我们潜意识里懂得,却从未注意过的概念,看看李笑来是怎么说的。

推荐一本硬核心灵鸡汤读物

一、概念

我们从小上学起就接触到「概念」这个词,它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——某个东西是什么,也就是定义。可我们在遇到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时,没有去理解它具体指什么,也没想过给它下的定义准不准确,当别人问到而卡壳时,我们通常会强词夺理:反正就是这样,你爱信不信!

如果连一个概念都弄不清楚,或者定义不准确,就会让思考偏离正确的轨道,甚至引发行为错误而带来极大的危险。

我平时写读书卡片时,对其中一张叫术语卡的卡片非常重视,尽量查找一手资料,若找不到就参考维基百科而非百度百科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当你读一本难度较高的书尤其是社会科学类的,一旦遇到不懂的概念和术语必须理解清楚,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穿梭自如。

二、用

我们经常说学以致用,可大部分人却做不到,往往学大于用。比如学英语,他们往往一直不停地学,以为掌握了英语知识就算学会了,可在使用时却说不出,读不懂。

虽然我的英语水平一般,口语较差,但我用的时间大于学,在工作中用到的时候如果不确定是否表达准确,或者担心用词不当,就在 Google 上搜索或者直接翻阅陆谷孙的《英汉大词典》寻找解决办法。

写作也一样,不一定非要等积累足够的程度才开始写,而是先写,边写边补充知识。毕竟写作是输出,积累是输入,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之分,输出倒逼输入的效果更好。

所以,当你做一件事时不必准备得很完美,只要开始用上了就比别人领先了一步。如果用得好了,即使效果不如预期的好,只有三四分,也足以干掉一部分学而不用的人了。

三、成本线

我写《让普通人逆袭的30堂思维训练课》时,用了一篇文章来讲什么是成本线,它对我们有什么用,以及它是如何决定我们过得好不好等。

现在来看这张图,这是我从书里拍下来的:

推荐一本硬核心灵鸡汤读物

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成本的,当我们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,说明这件事是失败的,因为它处于成本线以下。如果每一件事都无法突破成本线,那么将会导致一个人越过越糟糕,并陷入S·穆来纳森所说的「穷人越穷,忙人越忙」的境地。

因此不管做什么,首先要突破成本线,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,与我们常说的瓶颈类似,只有越过它之后所有的积累才有意义

打个比方,你的银行存款是0元也不欠债,就是那条成本线,欠债(透支信用卡等)就在成本线以下,而有存款则在成本线以上。

当我们按复利来计算,像透支信用卡等是被银行复利等,债务只会越积越多,欠债越多要超过成本线就越难,而存款的利滚利则让一个人更有钱是同一个道理。

四、注意力

早在二十年前,迈克尔·戈德海伯就在《Attention Shoppers》一文中指出最重要的资源不是货币资本,也不是信息本身,而是注意力。诺贝尔奖获得者司马贺更直言:「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,而是注意力。

在《财富自由之路》这本书里,作者也提到了注意力比时间和金钱更重要,因为时间不可控,大多数人可支配的金钱也不太多,唯一可控的便是自己的注意力。

可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注意力缺失,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总是没事找事,比如莫名其妙地凑热闹,为别人操碎了心等。这不是说不去关心他人,而是注意力分配不合理。

其实保持长时间注意力的方法也简单,多做深呼吸练习就可以了,如果还做不到,在走神时就多想一想哪件事情更重要

以前我看书时,总是久不久就翻手机刷微博、朋友圈,后来慢慢克制了,因为看书一定比刷朋友圈微博重要得多,久而久之注意力便可以长时间集中了。

类似的概念在这本《财富自由之路》里还有很多,比如个人商业模式,多维度竞争,最少必要知识,见不得别人的好等等,无论哪一个,用好了都对我们帮助很大。

微信扫一扫

支付宝扫一扫

推荐阅读
2024-11-19

 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,就是大多数人特别喜欢各种干货,比如读书笔记干货,PPT美化干货,…

893
2024-11-14

  我写过两篇关于写作的书单文章:《读完这4本,其他关于写作的书就不必读了》和《读了这3本…

641
2024-10-29

  在你印象里,是不是有人提到李笑来这个名字,就闻到一股迎面扑来的「鸡汤」味? 他的这本…

789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微信服务号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访问本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