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接到老同学的语音通话,他开口就说:「哟,老同学当作家了嘛,公众号写了那么多文章,原来朋友圈把我们屏蔽了啊?」
我说,我发朋友圈就屏蔽了亲戚家人,可没屏蔽老同学,是你们刷朋友圈次数太少,用微信的频率可能还没我们村里的老人高。
其实都是开玩笑,我哪里是什么作家,只是一个每天喜欢写点东西的人罢了。不过他问的一个问题倒是非常有意义:「天天坚持写文章,有哪些好处呢?」
从2016年开始写作算起,我已经坚持写了六年,今后还将坚持写下去,算得上一个不偷懒的写作者吧。
说到长期坚持写作有什么好处,从我个人经历来看,主要有下面这几点:
一、可以结交到新朋友
这几年来,我结识的朋友大多都是看过我的文章之后,彼此有了交集才相识的,其中包括一部分相谈甚欢却从未谋面的朋友。
因为写作让我有了表达自我的机会,我无需像参加各种线下聚会时费尽口舌地自我介绍,别人才认识我,也不需要像面对面交流那样,每遇到一个人就重复自我介绍一次。
我只需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人对物的看法写成文章,一次写作,别人多次阅读。
人们常说文如其人。
我写作时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,甚至可能得罪一些人,但是我却不会为了寻求安全感,就刻意隐藏自认为对的想法,说一些孔子眼中的「乡愿之人」才说的漂亮话。
其实有些不认同我文章观点的朋友,当初也是有过激烈争论,不打不相识的,他们并没有因为彼此观点不同视我为异类,毕竟和而不同更可贵。
坚持写作,让更多的人有了解我的机会,自然就有可能结交到新朋友。
二、可以锻炼深入思考的能力
在没写作之前,我对问题的看法仅停留在表面,有人问起时我只能按照字面意思去说,一直说不到点子上,这便意味着我还不懂。实际上弄清楚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,除了多加思考,还需要通过写作去梳理各个关键点,深入思考,自己才有可能真的懂了。
比如别人问你一个问题,你隐隐约约觉得它是对的,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别人追问之下你就急了,面红耳赤地诡辩起来:「别问为什么,反正是对的!」说明你没有深入思考。
而坚持写作,则是一次难得的深思机会,它让你从概念、事例,证据和结论等方面一一剖析下去,对问题自然了然于胸,无论别人怎么问都应对自如——这也是写作的意义。
三、坚持写作可以更好地读书
在写作之前,我只认为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写出好文章,也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。可是在实践中却行不通,读再多好书却不动笔的话,很难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。
只有通过输出倒逼输入,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,怎样阅读能够提升写作,从而做到写作和阅读统一起来。
尤其当我意识到自己写文章没有深度和广度,哪些话不能乱说时,就退一步认真去读书,暂时远离人群去做清晰地思考,而不是不懂装懂到处乱说,更不可能随便乱写。
只有坚持写作,才发现自己读过的不少书都只是翻翻而已,没有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读,以至于在写作时容易卡壳。有了写作这个目的,读书反而更有针对性了。
四、让我学会了用作品说话
不管是碎片化的记录,一则短日记,一篇读书笔记还是出版一本书,我都称之为作品。
当别人问我某个问题时,我恰好写过一篇能够代表自己观点的文章,我就直接把文章发给他,一文胜过千言万语。其实别人是否认可你,不在于你有多能言善辩或者多么善于抖机灵,而是你的作品。
因此,不管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,当我发现自己没有一件像样的作品时就想努力去创作,即使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,至少已经努力去尝试了。
我对别人的看法也是如此,即使对方多么能说会道或者金句频出,却没有一件完整的作品(如一篇短文,一段视频),也认为对方没有作品而爱说空话罢了。
反观自己,别人也一定如此看待,而坚持写作之后,我就有了用自己作品说话的可能,哪怕写了100篇文章有那么一两篇相对满意的,也可以当成自己的作品。
五、结束语
有人说过,每天坚持读书的人只有十分之二三,而坚持写作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,可见坚持写作不易。对于一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人而言,长期坚持写作的意义哪怕成为这十里挑一的人也是十分了不起的,相信你也能做到。
再说了,如果一直坚持写作,在我们老去的那一天,双脚走不动了,身体干瘪了,肾功能衰退了,还能坐在电脑前敲写几篇小文,那时一定感激现在的坚持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